福州不靠海?或者准确点说,福州主城区不靠海?
在第一时间抢到了2019福州马拉松名额后,因为时值年末,公事私事天下事事事繁忙,也就没来得及做细致的行程攻略。只一门心思地想着,把赛前的一天交给台海,交给那汪“我在这头,宝岛在那头”的浅浅海峡。
领取装备后才知道,福州主城区居然是不靠海的,看海得花两个小时的时间继续往东南方向奔。
留给我的时间只有大半天,坚持去平潭岛踏浪听风、感受《乡愁》,就得舍弃对三坊七巷和上下杭两条老街的闲逛。
正当我犹豫不决时,赛事服务的志愿者告诉我,今年福马的线路是从三坊七巷和上下杭穿过的。
于是乎,我的福马日程就变的很简单了:一天交给了宁静的北港小渔村,在一座座涂鸦了艺术标识的石头屋前发呆,看海天一色、听石头唱歌;再一天,随着八方跑友一起,穿古街、踏闽江、望西禅寺、跨万寿桥,快乐地徜徉在“人间福地”。
福马是我参加过的赛事中规模最大的。
2019年12月15日早晨的福州五一广场,五万名跑者汇聚成一片红色海洋,阵势比之清代时就是练兵“南教场”时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
于山南麓、于山堂前,魁伟高大的毛主席雕像依然是指挥向前的手势,指引着这支遵命“发展体育运动、增强人民体质”的浩荡队伍,在这个气候如秋的冬日、在这座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榕城一路狂奔。
五岁福马,已将“国内金牌”收入囊中,为了早日摘得“国际金标”,赶超同省的厦门马拉松,不惜交通管制给城市运营带来的影响、不惜起终点分置给组织服务带来的人力物力投入,将本来只在闽江边及闽江南的单调线路,调整为一条“自江北鼓楼区起跑,串联几乎所有福州地标,在江南苍山区收官”的美丽赛道。
软件方面,志愿者及加油啦啦队的组织也很用心,尤其是在检录进场、分流引导、完赛包发放方面,几近无可挑剔。
美丽的赛道也感动了上苍玉宇。
比赛当日,多云的天空、适宜的气温像是专为马拉松定制,整个福州城仿佛就是一间宏大的室内恒温体育场,跑友在充满历史感的不同赛段愉快地穿梭。
踏进南后街,就会不由自主地摇身成为大清的士大夫,拂过左手边三坊飘来的墨香,流连右手边七巷呈现的画廊,当然更会在“同利肉燕老铺”前垂涎三尺。
跑上工业路,隐隐听过福大至诚学院的书声朗朗,转眼又好像看见西禅寺报恩塔上佛光约约;随后由乌山西路直奔闽江边,沿着江滨西大道、踩着闽江缓缓东流的波涛,上解放大桥,跑入江南的仓山区。
似乎是一次没将闽江看够,又或者是太过留恋闽江上过冬的候鸟,越过大桥,又沿着南岸奔跑了近两公里,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闽江,奔向设在海峡奥体中心的终点,接受一枚“使用榕树轮廓造型、树冠缀以榕城绿”、寓意“绿色长青、清新福马”的别致完赛奖牌。
带给跑者一路美好体验的福马却在赛后“晚节不保”。
由于福马的起终点分隔闽江两岸,路途遥远,且无地铁通达,公交车因为道路管制基本都在停运,住在起点的外地或本地跑友完赛后只能乘赛事接驳车回住地。接驳服务,是马拉松赛事的惯例,想必也是赛事“达标”与否的一项重要内容。
争创双金的福马自然不会漏缺此项。组委会赛前在公众号发布有明确的班次及线路安排,终点现场也要醒目的指引标识。但当艰辛一场下来的跑者,顺着一会指向左、一会又指向右的牌标找到路口时,却没有等待的车辆。
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,离场片区有穿黄背心的志愿者、也有为赛事服务的保安及协警、还有挂着“赛事工作证”身着正装的官员,但回答你的仿佛是经过培训的统一用语,“你再往前走走看…..”。
背着赛前包、拎着完赛包,一个个像落败的残兵,毫无胜利的神采,尤其是和我一样要赶飞机赶高铁的外地跑友,站在东岭路上望眼欲穿、茫然无助……
回应
回应
回应
回应
回应
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