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

61137d74982301d5ff4b4895bc1e5cf1

大梦的2020黄龙120极限耐力赛赛记


大梦的2020黄龙120极限耐力赛赛记

黄龙120极限耐力赛:距离120公里,海拔区间2700-4400米;平均海拔3500米,累计爬升5200米。

被黄龙、七藏沟的景色吸引,年初早早就计划好了报7月份的黄龙100越野赛,不想疫情来袭,计划中三月份的雷越野黄山100先取消了,7月的黄龙100也延期到国庆期间。不过报100公里组的给免费升级到了120公里组,赚了。为了准备这次必定极其艰苦的高海拔赛事,今年每个月跑量都在300-400公里。平时不多练,比赛时就得多受罪。我这么努力,一定会有回报吧?

4日一早飞往成都,再去坐下午两点的赛事大巴。5日去逛了牟尼沟和二道海景区,二道海的水相当漂亮。下午参加了开幕式和6公里的古城跑,就当热身。同来的朋友有南京的兼言,洛阳的李高攀,一起吃了这里的牦牛肉汤,相当不错。

松州古城:




二道海美丽的海子:




松州古城跑:




6日:二点半起床,三点多坐接驳车前往起点卡卡沟口。得到七藏沟夜里下了场大雪的消息,到了起点,周围果然白茫茫一片。之前以为今天会下雨,非常担心,因为下雨容易导致失温。下雪应该会好很多吧?夜晚外面很冷,比赛不可能穿太厚,我是冲锋衣加抓绒,压缩裤加短裤,因此坐在车里一直等到五点钟,比赛开始。

起点:



卡卡沟口——CP1长海子营地,0-17.5km,上升554m,下降100m。

此时外面还是一片漆黑,头灯所照之处,则是琼装素裹,雾凇般的景色。前面几公里都是在河谷旁穿行,路比较宽阔,微微有些缓坡,跑起来比较轻松。但赛道上处处都有大量积水,开始还绕开水面,后来发现没必要,要涉水得地方太多了,见了水直接趟过去就好。虽然水挺冷,但我们都有防水袜,目前看没啥问题。在这里一起出发的是120组和七藏沟60组,一共160人。没多久,前后就很难见到人了。有几处灌木丛密布的地方,容易迷路,还是得几个人一起走更稳妥。先遇到一位七藏沟组的,居然光腿穿着短裤,肯定是高手,一起跑了一段;七公里处,来到SP1补给点,在这里吃了米粥面包。再出发不久,遇到120组成都的小强,我们速度差不多,一起跑了很久。听小强说前面只有七八个人,120组的则只有第一的王继骞和另一个人。我们比赛策略一致:上坡时就以走为主,下坡就跑起来,一定为后半程保留好体力,到时看能不能拿到好名次。到了CP1,果然我是第三名。此时天色已明,周围雪山环绕,森林披上了银装,一片冬日景象。但运动中的人并不觉得寒冷,温度十分舒适,带的水都没喝几口。

出发:官方照片



天色微亮:



银装素裹:



CP1长海子营地——CP2鱼海子营地,17.5-25.3km,上升470m,下降793m。

过了CP1,美丽的长海子出现在面前,靛青色的湖水在雪山和深林的怀抱里,格外的静谧安详。天空中不时飘下雪花,或者说是小冰雹。高防水系数的冲锋衣是比赛的强制装备,因此小雨小雪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。前方来到一处海拔4200米的垭口,艰难的爬升几百米——高海拔爬升还是更累一些,来到山脊之上,视线开阔,周围群峰尽收眼底。这样的美景似曾相识,在乌孙古道的天山山顶见过,在四姑娘山二峰见过,天地辽阔,人在其中既感到渺小,感到壮美,又在自然之美中感受到自身生命的蓬勃力量。

长海子:





垭口之上景色:




和小强互拍:



接下来在山腰上横切,比赛标记在明亮的雪中不是特别显眼,得仔细去寻找。这时发现没带墨镜是个失误,刺眼的雪让眼睛都有些睁不开。向前开始下坡,遍布融雪的山坡非常滑,必须小心翼翼的向下挪动。没想到越往下,雪和水混在一起的路越泥泞,非常狼狈。但前方接近山谷,美景就在眼前,CP2也在前方了。

摄影师守在这:




CP2鱼海子营地——CP3红星海营地,25.3-32.8km,上升308m,下降47m

9点55分到达CP2,用时接近4小时,仍是第三名,比预想的慢一些,下坡太难走了。这里的风景非常棒,因为谷底温度高些,雪已经化了,周围的山是七彩斑斓的,是秋天的颜色。

山谷美景:




在这里稍作停留,正好珊瑚女神赶到了。她是越野圈的传奇,资深教练,荣誉无数。前方经过鱼海子,雾气与森林掩映中的湖水另有一种山水画般的美。这段路的路况也很好,都是平路和缓坡路,没想到这是今天最后的幸福时光。过了CP2五公里,大约30公里处就到CP3了,令人意外,原来原定地点无法到达,只好往前移了两公里多。和珊瑚同行了一阵,在我进CP3时她快速通过了,就再没见到她了。

这一路还不时见到迎面而来的驴友,多数是轻装走七藏沟穿越线路的,行李有马驮着,要花五天时间。所以越野跑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快速把一条线路走完,节省了大量时间。

草海子:




CP3红星海营地——CP4黄龙乡,32.8-48.3km,上升502m,下降1542m。

向前是很长一段新修的木栈道,看来这里已经对游客开放了。这里是红星岩景区——侧方有一座赭红色山峰,呈现出五角星的轮廓,被称为红星岩。栈道尽头又是很大一段爬升,山路上还有很多游客。几百米爬升后,来到海拔约4100的山顶,眼前又是白茫茫的无尽群山。反反复复在山脊横切后,来到红星海。见过稻城亚丁的几个海子,乌孙的天堂湖,对这里没感觉有多特别,照片都没拍就走了。

红星岩:百里拍摄




山顶景象:




红星海:Jane拍摄



红星海:官方照片,也是有点五角星的形状


之后,就开始漫长的下坡路段。本以为这么多下坡肯定很轻松,没想到,就是这五公里下坡,把人完全折磨得死去活来。下山的每一步都很困难——所有路面都是这种东西组成的:积雪混合着烂泥与冰水,还有部分牦牛粪。这种独特的混合物就产生了神奇的效果,每一步踩下去都会滑,没有能站住的地方。必须先用杖撑稳了才敢移动,而杖又会深陷在泥里,移动完还得拼命拔出来。只要稍想快一点,马上身体就会失去平衡,再左扭右扭把平衡找回来。这种艰难的舞蹈非常耗费体力,更折磨人的意志。为什么会有这么痛苦的赛道,而我又为什么出现在这里?下坡路无休无止,被折磨得精疲力尽。想象中的比赛应该是在风景如画的赛道上自由奔跑,而现实中,我们成了一只只在烂泥塘里挣扎打滚的猪……

这段路都没心情拍照片,借用一下有些类似的这张照片:(荔枝拍摄)




然而,还有更令人沮丧的事情:在挣扎中蹒跚前行时,被许多敏捷的选手超过,还有一位小姑娘飞快的从山上奔下,如轻灵的小鹿。而自己再想加快脚步,又是直接差点摔倒。对自己的平衡能力,敏捷性彻底绝望了,不再想着什么好的排名,只想早点结束这种折磨。这种极品下坡路足有五六公里,每公里耗时基本在二十多分钟。终于走完这段路后,人已经完全成了斗败的公鸡,从身体到心理都到了快要崩溃的状态。

这张照片可以代表当时的心情:大Tim拍摄



这时行程大概四十公里左右,前方仍是不断地下坡路段,仍是非常湿滑泥泞,但随着海拔降低,已经没有了冰雪,比之前好走了不少。这一段路是沿着溪谷下降,身边是奔流咆哮的溪水,需要不断来回从溪水中穿过。雨雪后的溪水水量非常大,先是来回的趟水,到后来就要一次次的走独木桥。

独木桥:单向旅徒拍摄



行进中身体疲惫的同时,又有新的打击来了,肚子开始不舒服。前两天来的时候肠胃不适,吃了药好了不少,现在忽然又感觉不妙,解决了几次问题后,身体状态更差了。这时跟我同住的李高攀追上来了,他的状态相当好,就打起精神跟着他跑了一段。一起又过了几次独木桥,桥下水更大了,好在桥上都架了绳子让人可以扶着通过。又经过了一处塌方的碎石陡坡,脚踩在上面碎石就会滑落,有些危险,当然这样的路况对常走户外线路的人都是小场面。前方终于来到了SP2 两河口营地,距离CP4还有3.5公里,真是好漫长的一段路途。在这里会合的有五个选手,站长老妖热心的给我们合了影。有一位兄弟浑身湿漉漉的,原来过独木桥时树皮脱落,掉到了水里。另一位兄弟则对赛道称赞不已:过这么多独木桥,太好玩了!还有一位急着赶飞机的女选手匆匆离开,要赶紧CP4退赛。

过河:单向旅徒拍摄



从这里出发后,肚子又开始抗议,于是我又一个人落在后面慢慢走了。此时,大概是下午三点半,对局势进行了一番评估,心里下定了退赛的决心。第一是用时严重超过预期,到半程CP5黄龙要六七点钟,夜晚肯定要慢得多,这样35小时关门时间前完赛非常困难。第二是身体肯定熬不过这个夜晚,冰冷的寒夜,湿透的双脚,到后面闹肚子的问题如果越来越严重,那就大事不妙。第三,接下来的到黄龙时天色已晚,看不到任何风景,后面也全在黑暗中度过。这次来的重要目的就是看七藏沟和黄龙的风景,七藏沟的看过了,黄龙的风景看不到太遗憾了,还不如退赛后明天再来好好逛逛黄龙景区。此外,这么恶劣的天气,这么刺激的赛道,接下来夜晚中不可控的危险因素非常多,这种不可控风险超过了自己能接受的限度。总之,只有许多退赛的理由,却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了。

下定决心后,轻松了不少,一路缓步前行,欣赏风景。前方走出了溪谷,进入开阔地带,两侧青山秀美,草木繁茂,秋色盎然,如塞外草原一般。虽然已经到了最适合奔跑的平坦赛道,不再有奔跑的念头,心中无比平静,此时,我已经成了一名徒步驴友。

谷底风景:



CP4黄龙乡——CP5黄龙游人中心,48.3-59.5km,上升500m,下降25m。

终于来到了CP4黄龙乡,这时大概是第七八名。问了一下在这里退赛的话不太方便,到黄龙的路又全是没任何难度的公路,还是去黄龙退赛吧,正好把七藏沟60线路完成,说不定还能混个七藏沟完赛奖牌?于是,沿着公路继续前行,一路都是微微的上坡,每公里用时10-12分钟,这样走下去能把自己的平均配速提高不少啊。天啊,想不到居然有靠走路来提高配速的时候,今天七藏沟的路实在太艰难了。

大约走到54公里,从后方追上一位120的选手,他走路又快又稳,于是一起同行。原来他是来自成都的李健,乌蒙山330轻松完赛的大神。他的状态可比我好多了,而且经验非常丰富,在弯道如何能少走几米都计算得很精确。跟着他一起走到CP5黄龙游人中心,他继续前往五彩池,我打完卡直接退赛。此时是18点38分,完成了全程的一半,用时13小时38分。此时组内排名应该是第八名左右。当时还有个选择,坚持到CP6五彩池再回到CP7黄龙游人中心再退赛,也就再走9公里,但感觉没啥必要,还是明天再来这里好好逛逛吧。可惜厚着脸皮想要七藏沟组的完赛物品被拒绝,哎,退赛选手不应奢望过多。

CP4留念:


装备总结:大K的冲锋衣十分实用,防水透气,雨雪不在话下;2XU压缩裤也不错,被水溅湿后干得很快;杖一越野杖断了一个杖尖,这种下坡路太费杖;戴适防水袜顶了四十公里,后面溪谷水太大顶不住了,长距离应该多备一双。快羚3鞋子防滑也很好,那么滑的路也没实打实的摔一次。装备很给力,就是人弱了点[擦汗]

退赛回程后,好好的睡了一觉,第二天一早前往黄龙景区游览。此时才知道发生了如下事情: 昨晚八点半,因为天气恶劣风险过高,组委会决定暂停比赛,此时过CP7的只有四个人。剩下人员在黄龙休息一晚再出发。于是这个夜晚只有四位选手在大雾和寒冷中坚持,包括女子第一的珊瑚女神。听说男子第一的王继骞在大雾中迷路了一小时,虽然他已经在这条赛道跑过几次。而珊瑚则是拒绝了志愿者让她回CP7休息的请求,选择继续上路。而今早六点从CP7出发继续比赛的120组选手只剩下9个人,包括之前第五第六的李高攀和李健。

我的另一位朋友兼言则是昨晚11点多坚持到CP7,在这里休息一晚后,不再继续比赛,于是我俩一起畅游黄龙景区。今天天气极好,晴空万里,风景极佳。一天都在时关注着比赛动态,第一名王继骞用时近28小时到达终点;珊瑚于下午一点多完赛,32个多小时。看来之前的判断是对的,这个夜晚非常难熬,想在35小时内完赛极其困难。

黄龙景区风光:




晚上五点多,早上出发的李健和李高攀到达终点,原来他俩今天一路都是一起走,分别获得第五六名。晚上十点左右,坚持继续比赛的9人全部完赛,120组共13人完赛。非常不容易,他们是真正的英雄。这是真正的耐力赛,很抱歉我的耐力这次还不够。

回头再看,如果我在CP5选择继续,到CP7 休息一晚应该完赛也没问题,但既然做出了当时情况下最理智的选择,也就没什么遗憾了。回顾整个行程,收获了无数礼物:欣赏到了最美的七藏沟,黄龙,牟尼沟,二道海,靠赛事手环省下了几百门票;被雪后的赛道虐得死去活来,也被志愿者的体贴和照顾所温暖;认识了不少实力深厚的大神们,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是井底之蛙;以及美丽安逸的松州古城,好吃的牦牛肉汤。多谢深行赛事的组织者们的辛苦努力,多谢辛苦蹲点的志愿者和摄影师们。

再见松潘,再见黄龙!虽然没能成为英雄,但我会永远记住这里。在刻苦的训练,精心的准备后,我又跑崩了,万幸风景真漂亮!






2020年黄龙极限耐力赛


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有不同见解,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。来源:爱燃烧 — http://iranshao.com/diaries/387129

您需要才能回复
To_top